最近讀同學的LINE,看到第三屆導師班羅鈺銨與涂麗英熱烈的對談人生的老年,在高齡化的社會,家中有長輩受退化之苦,甚至遭受失憶、失智、癡呆症折磨的家庭很多,家人不捨,也苦於照顧,壓力大到因而得憂鬱症的人不少,正如涂麗英說的:有時候,有些事,並不是我們能選擇或作主的!」尤其是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我自己曾「接近死神」,能夠體會家裡有長者患病時的心情。

 

2008年,我不幸腦幹中風,栓塞面積大,醫生情況不樂觀,有可能致死或成為植物人,在鬼門關前徘徊,閻羅王拒收,僥倖逃過一劫,一個月後,從淡水馬偕醫院出院,為方便輪椅進出,暫時住在電梯大樓的大女兒家

 

報名台北市馬偕醫院等待復健,但是,「一個蘿蔔一個坑」,沒有人退出,就補不進去,只有空等待,時日久了,怕錯過「黃金復健期,失能的右手與右腳無法恢復功能,心情感到緊張、恐慌,心理健康就亮起了紅燈,有時候,聽到高分貝的聲音,身體不由自主的會發抖,學生的醫生老公說,可能中風時塞到睡眠神經,一天24小時沒有睡意,夜裡無法入眠,聽到小黃的喇叭聲,身體好像觸到電,一股奇怪的電流,從尾椎貫穿全身到頸椎,我想,心理出毛病了,只好求助精神科醫生,他說:「那是『憂鬱症』!」

 

一個多月後,我接到通知,可以到醫院復健了稍為能夠走動時,我自行在家騎運動腳踏車,在外傭的協助下,或到公園走路,或在家裡練習爬樓梯,在醫院的復健室,看到很多病友比我的情況更不好,在我內心深處,「我很不幸的『心結』,慢慢的、一點一點的、解開了在我內弟因中風而往生時,「我很幸運」的感觸,油然而生,念頭轉動了,心情也漸漸變得平靜,於是,我試著將「每天」需要服用憂鬱症藥物天數」,逐漸減少,沒有異狀出現,再減少,逐步進行,到最後,完全停止服用憂鬱症的藥,我成功了!心理問題,需要醫、藥的幫助,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動念、意志與毅力醫生說:「憂鬱症的藥物比較可能產生失憶或失智的後遺症!」

 

我認識的一位長輩,明明已經刷過牙,自己卻認為牙齒不乾淨,還沒有刷過牙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想刷牙,家人帶她去看醫生,醫生確診,是「強迫症!」

 

這使我想起在嘉女時的一件往事。

 

我跟高三和,使用電腦後改稱為高三15,好像結了不解之緣,我就不說出那「敏感的時間點」,那一年,我又帶高三和班,開學後沒幾天,班長找我,沒有明說,只是提醒我,要特別注意班上某一位同學「下課時的行為」,我不明白事情原委,只好隨時在學校stand by,下課時,到教室附近查看,終於,我看到了她奇怪的行為那時候,嘉女每排教室的前面都設有洗手台,她讓水龍頭開著,水一直在流,她不斷地搓著雙手,一分一秒的過去,上課鈴聲響起,她充耳不聞,我只好大步向前,擦乾她的雙手,拉著她,把她帶到教室,推她進去這樣的戲碼反覆上演,好不容易才度過了漫長的一年

 

聽同學說,她進了實踐,寒假時又聽同學說,她休學了,跟父母回雲林老家

 

原來,她在實踐時,經常把衣服泡水,沒洗、沒擰乾、沒曬太陽,直接掛進衣櫥裡,溼淋淋的衣服發霉、發臭了,室友無法忍受,向教官舉發,經教官陪同去看醫生,確診她患了「強迫症!」不得不休學,跟著父母回雲林水林,吃藥、休養

 

人的生理或心理,都可能生病,只能躺在病床上,無可奈何!那時就知道,人是脆弱的,不知道什麼時候,生理的、心理的、或身心一起來的毛病,侵襲著人,尤其是處在特別的狀況或有壓力的時候

 

人生短暫,也是借來的,不確定性很多,長壽與健康常常無法並存,最好的人生觀應該如羅鈺銨分享的:Life is just a Moment. (生命只是一瞬之間。) LIVE IT(活在當下) LOVE IT(愛在當下) ENJOY IT(享受當下!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老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